形态描述
标本采集地 2♀,南海(20°15′—19°00′N,108°00′—106°30′E),水深41—45m,底质砂质泥或软泥,1959.12.05—13;25♂、15♀,南海(19°45′—18°30′N,107°30′—106°00′E),水深20—46m,底质砂质泥或泥质砂,1960.02.07—11.10;3♂、4♀,南海(19°45′—18°00′N,107°00′—106°30′E),水深26—59m,底质细粉砂、软泥或贝壳,1962.08.17—10.13。
形态描述 头胸甲长宽相等,背面隆起,额后有1条光滑隆脊,周围有小麻点,两侧凹陷,肝区具1突起和一些细颗粒,雄性较为明显。额分为3齿,中齿较大,钝圆形。眼小,上眼窝缘有1条缝。前、后侧缘约等长,前者的末半部光滑,基半部及后侧缘有珠状颗粒,后侧缘覆盖狭长短绒毛。
第3颚足细长,外肢末端抵达长节近末端,末半部两侧有细颗粒,内肢座节光滑,长节锐三角形,末半部边缘也具细颗粒。
胸窦深,呈波纹状,密具绒毛,去毛后便可见腔内有一列细颗粒,随后的2—3枚细小,肢上板发达。
螯足粗短,长节背面具珠状颗粒,其中有数枚为红色。腕节小,基部末端及近内缘的背面有颗粒。掌节宽扁,背面中部甚隆,近基部有些颗粒,外缘几乎光滑,内缘具两纵列颗粒;1条从基部到中部,另1条则从基部延伸至不动指的基部。发育充分的两性螯足,两指合拢时有空隙,内缘不分齿。
步足短小,以第1对为最长,依次渐短。前3对的长节前缘及背缘各具一条颗粒脊,末对长节的前、后缘有颗粒脊,但背缘一条隆脊的颗粒脊很不清楚。各对腕节和掌节扁平,边缘薄锐,尤其是前缘更尖锐。
雄性腹部分为5节(第3至第5节愈合):第1节窄条形,第2节很小,愈合节基部中央有1宽纵沟,两侧甚凸,边缘薄脊状。第6节中部甚隆,边缘薄锐,基部1/3的中央凹陷处具一小齿。尾节略呈锥形,长大于宽。雌性腹部分为4节(第2至第6节愈合)。第2节线虽完整,但不能活动,第3、第4节线的中部断开,第5、第6节没有节线。尾节长大于宽,两侧边缘有一条脊至基部,中间凹,犹如匙状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末部膨大,中央具一锐三角形的几丁质突起,末端指向背面,突起的两侧各具1个膜质囊状物,内侧1个大,外侧的小,表面密具长软毛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12.5 11.0
♂ 11.0 10.0
♀ 14.0 13.0
♀ 13.5 12.5
酒精标本颜色 头胸甲前2/3及螯足大部分呈黄褐色,头胸甲背面正中部有3—4枚红斑点,螯足长节背面也有4—6枚珠状颗粒为红色,指节基半部为红色,掌节背面近基部具一红色或褐色斑纹,步足及头胸甲后1/3为淡黄色。
形态描述 头胸甲长宽相等,背面隆起,额后有1条光滑隆脊,周围有小麻点,两侧凹陷,肝区具1突起和一些细颗粒,雄性较为明显。额分为3齿,中齿较大,钝圆形。眼小,上眼窝缘有1条缝。前、后侧缘约等长,前者的末半部光滑,基半部及后侧缘有珠状颗粒,后侧缘覆盖狭长短绒毛。
第3颚足细长,外肢末端抵达长节近末端,末半部两侧有细颗粒,内肢座节光滑,长节锐三角形,末半部边缘也具细颗粒。
胸窦深,呈波纹状,密具绒毛,去毛后便可见腔内有一列细颗粒,随后的2—3枚细小,肢上板发达。
螯足粗短,长节背面具珠状颗粒,其中有数枚为红色。腕节小,基部末端及近内缘的背面有颗粒。掌节宽扁,背面中部甚隆,近基部有些颗粒,外缘几乎光滑,内缘具两纵列颗粒;1条从基部到中部,另1条则从基部延伸至不动指的基部。发育充分的两性螯足,两指合拢时有空隙,内缘不分齿。
步足短小,以第1对为最长,依次渐短。前3对的长节前缘及背缘各具一条颗粒脊,末对长节的前、后缘有颗粒脊,但背缘一条隆脊的颗粒脊很不清楚。各对腕节和掌节扁平,边缘薄锐,尤其是前缘更尖锐。
雄性腹部分为5节(第3至第5节愈合):第1节窄条形,第2节很小,愈合节基部中央有1宽纵沟,两侧甚凸,边缘薄脊状。第6节中部甚隆,边缘薄锐,基部1/3的中央凹陷处具一小齿。尾节略呈锥形,长大于宽。雌性腹部分为4节(第2至第6节愈合)。第2节线虽完整,但不能活动,第3、第4节线的中部断开,第5、第6节没有节线。尾节长大于宽,两侧边缘有一条脊至基部,中间凹,犹如匙状。
雄性第1腹肢粗壮,末部膨大,中央具一锐三角形的几丁质突起,末端指向背面,突起的两侧各具1个膜质囊状物,内侧1个大,外侧的小,表面密具长软毛。
标本测量(mm) 头胸甲长 头胸甲宽
♂ 12.5 11.0
♂ 11.0 10.0
♀ 14.0 13.0
♀ 13.5 12.5
酒精标本颜色 头胸甲前2/3及螯足大部分呈黄褐色,头胸甲背面正中部有3—4枚红斑点,螯足长节背面也有4—6枚珠状颗粒为红色,指节基半部为红色,掌节背面近基部具一红色或褐色斑纹,步足及头胸甲后1/3为淡黄色。
生境信息
国外分布